我们找到的第一个原因,是公务员的招录标准所形成的示范效应。
1994年颁布的《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》,明确要求报考者必须“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”。后面规定几经修订,但年龄在35岁以下的标准始终没有改变。
第二个原因,是从企业视角看,在人才录用上,会天然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选项。
在岗位专业需求不高的情况下,35岁以上基层员工,对企业不再具有性价比,为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,企业会更倾向选择更年轻且更便宜的劳动者。
“企业有企业的难处,大量民企自身的利润不高,原创的核心技术也没多少,利润厚度不足以使得专业厚度上来,选用的人才自然也没有专业厚度。”
换言之,企业本身对人才的要求有局限性,从而限制了职场人的上升空间。
第三,35岁被认为是进入到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阶段。
冉涛分析,35岁,距离普通人从高校毕业到进入社会,差不多刚好十年左右,而这是一个坎。如果没有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,当面临35岁门槛时,就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。
他说:“普遍来讲,这是普通员工和专家、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分水岭。35岁如果还是基础员工,就比较难在现有岗位上被提拔为管理层。”
“一般来说,有着10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,如果能力确实比较优秀,大多都会成长为业务骨干或团队管理者。”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张国玉也持有类似观点。他认为,用人单位设置35岁年龄门槛所考量的,其实不是年龄本身,而是对工作能力强弱和工作业绩优劣的衡量。
总之,解决35岁以上员工的焦虑和压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,需要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。通过政策支持、人力资源管理、社会观念改变等多方面的措施,可以为中年员工创造更好的就业和发展环境,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,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。